昨日下午微信出現大面積“癱瘓”,許多信息發不出去。經過一段時間后,恢復正常。
昨日晚間,騰訊方面給重慶晨報記者發來說明,表示昨天下午微信網絡故障是由于機房(IDC)一臺交換機出現硬件故障,導致少部分微信用戶約十分鐘發送消息失敗。經緊急維護后,故障完全排除。盡管只有短短十數分鐘的隔斷,網上卻出現了成千上萬條的抱怨聲。
相關新聞>
微信官方回應收費問題
稱與運營商協作降成本
備受關注的微信收費問題繼續發酵。前天晚間,微信團隊在其官方微博上發表一篇長微博,針對以中國移動為代表的運營商提出的所謂“信令”問題首次作出正面回應,稱正研發新一代動態心跳技術,旨在與運營商的相關部門協作,降低2G/2.5G網絡的信令負荷。
在上周日的海南博鰲論壇上,騰訊公司總裁劉熾平與中移動前董事長王建宙出現在一個分論壇上,雙方都認為運營商與OTT服務商應坐在一起,協商如何從技術上解決信令問題。
手機跟手機通訊時,需要先給對方發一個信號,對方接到信號,雙方方能通信,這個信號就是信令。在只有語音和短信的時代,通常情況下,信令通道是夠用的。無線互聯網時代到來后,信令量激增。APP與服務器之間會定時通訊,告知對方自己的狀態。這種定時發送,類似于心跳,所以每次發送的命令,被形象地稱為心跳包。
據了解,信令量猛增,對于2G/2.5G網絡是巨大考驗,信令問題由此產生。在博鰲論壇上,中移動前董事長王建宙指出,OTT服務加重了運營商的網絡負擔,心跳給網絡帶來非常大的壓力。騰訊公司劉熾平坦言,目前,針對2G、2.5G微信已有多個方案,可以較好地大規模降低心跳資源占用和成本,下一步會和運營商繼續深入探討這些技術方案,促其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