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兌酒有存在的意義”
晨報訊(記者
韓元佳)因被央視曝光部分小酒廠酒精勾兌,以次充好,近日連遭打壓的白酒行業再度引起關注。然而,不少白酒專家卻認為,白酒勾兌本身并非豺狼虎豹,但小酒企“掛羊頭賣狗肉”卻應當譴責。
4月15日晚間,央視播出的《焦點訪談》欄目報道了四川某小酒廠明明在酒中添加酒精香精卻在包裝中隱瞞事實,對外卻宣稱“純糧食釀造”。節目播出后,迅速引發眾多白酒企業和專家的廣泛討論,“明天白酒股股價將跌掉多少”也因此成為市場熱議的話題。
“央視報道中的問題企業只是行業中的個別現象,白酒行業不會因此受到打壓。”著名白酒專家鐵犁對北京晨報記者表示。鐵犁認為,中國的高端名酒質量可靠,像茅臺、五糧液、洋河、汾酒等都采用的是固態發酵法,原酒產能很大,無需通過酒精加水勾兌來控制成本。然而,面對那些消費能力相對較低的消費者,小酒企生產的“酒精酒”有其存在的意義,但如果企業拿低成本酒當成高端酒來賣,就違反了商業信譽,也因此影響了整個行業的誠信度。
喝純糧釀造酒還是酒精勾兌酒?相信大多數消費者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前者。然而,鐵犁卻表示,消費者喝到的任何白酒都是勾兌過的,勾兌本身并無貶義,但不少消費者卻把勾兌酒妖魔化了,無論是固態法、液態法還是固液結合法生產出的酒,里面都有糧食,只是產品的品質和口味不盡相同。寶豐酒業有限公司品牌總監晉育鋒表示,勾兌只是白酒釀造生產中“必須的”、“不可或缺的”工藝流程之一。但白酒企業有兩種沒有被區分開的“勾兌”,一是調酒師用老酒和新酒,或者優質酒與普通酒,以及調味酒等純糧白酒來平衡口感。其二,用糧食酒混兌食用酒精和香料,也叫“勾兌”,并被制度允許。這兩種“勾兌”才應當被明確地區分開。
編輯: 標簽: 勾兌


- 馬航總裁:不會因客機失聯停飛波音777機隊
- 見死不救?澳政府拒絕澳航30億澳元貸款請求
- 黃碩:業界可共享打車軟件這張大餅
- 美媒:中國反腐令高檔白酒消費回歸理性
- 俄羅斯欲起草法案應對制裁:沒收歐美在俄資產


- 馬來西亞稱持失竊護照登失聯客機乘客不是亞裔
- 以色列展示繳獲“伊朗軍火船”走私武器
- 美國“伊利湖”號巡洋艦訪問韓國 準備參與聯合軍演
- 祈福、搜救、調查 馬航客機失聯進入第四天
- 日本大地震三周年 媒體“全副武裝”參觀福島核電站


- 馬來西亞稱持失竊護照登失聯客機乘客不是亞裔
- 以色列展示繳獲“伊朗軍火船”走私武器
- 美國“伊利湖”號巡洋艦訪問韓國 準備參與聯合軍演
- 祈福、搜救、調查 馬航客機失聯進入第四天
- 日本大地震三周年 媒體“全副武裝”參觀福島核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