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7月30日電(田阿萌)美聯儲10年來的首次加息預期變得謹慎且遲疑。在剛剛結束的7月FOMC會議上,美聯儲聲明維持利率不變。這意味著,自2006年美聯儲加息以來,10年來的首次加息時點仍是未知數。
一直以來,就業和通脹都是美聯儲判斷是否加息的最重要的兩個因素。擺在美聯儲面前的、讓加息遲遲不能實現的最重要的原因是遠遠低于目標預期的低通脹問題。這給經濟學家們呼聲最高的9月加息蒙上了謎團。
7月FOMC會議聲明:模糊而又謹慎的加息信號
對于勞動力市場持續改善的美國就業問題上,美聯儲給予了肯定。會議聲明中稱,美國經濟活動在最近數月已溫和擴張,勞動力市場持續改善,就業穩固增長,失業率下降。總體來說,勞動力市場的一系列指標顯示,勞動力資源利用不足的狀況自年初以來已有所減少。在勞動力市場改善的同時,美國房地產市場同時也顯示出進一步改善。
據官方數據顯示,美國失業率已從2009年的10%降至今年7月份5.3%的低位,被普遍認為是已經接近正常水平。
《金融時報》報道稱,這家美國央行在最新貨幣政策會議后發表聲明,對就業市場的進展給予更強烈肯定,表示它看到了“扎扎實實的”增長,自今年初以來美國就業市場的松弛已基本消失。
然而,遠低于目標水平預期的通脹率卻看不到實質性好轉,美聯儲偏好的通脹指標在逾三年來保持低于2%的水平。美聯儲最新聲明中指出,通脹持續低于美聯儲長期目標水平,部分反映了較早時候的能源價格下跌以及非能源進口價格下降。美聯儲預計,通脹將在短期內維持近期的低水平。由于低通脹引發的擔憂,讓美聯儲加息變得撲朔迷離。
援引《華爾街見聞》的有關美聯儲的全文聲明,美聯儲表示,為支持就業最大化和物價穩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0-0.25%仍然合適。至于將利率在此目標范圍內維持多久,委員會將評估實際與預期進展,看是否朝著就業最大化和2%的通脹目標方向前進。
盡管存在令人擔憂的低通脹問題,但美聯儲委員會仍堅信,經濟活動前景和勞動力市場風險接近平衡,預期隨著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改善,能源及進口價格走低等暫時性因素消退,中期通脹將逐步增長到2%的水平。
素有“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華爾街日報》撰文稱,最新聲明意味著美聯儲仍可能年內加息,但低通脹或使加息推遲。新的聲明也包括了另一項微小的暗示,在聲明中,官員們僅稱他們希望看到"一些″更多的改善,顯示他們認為就業改善的程度已接近采取行動的水平。
美聯儲在政策聲明中強調美國就業市場的進展,顯示其仍處于在9月或今年晚些時候加息的道路上。
《金融時報》30日也報道稱,美聯儲發出信號的表明仍計劃今年加息,但對何時行動保留選擇,等待更多有關經濟復蘇強度的證據。《金融時報》還表示,對于美聯儲仍堅持現有措辭,稱經濟活動擴張“適度”,經濟前景面臨的風險“近乎平衡”,相當于承認經濟復蘇仍存在不確定性。
中國是美聯儲加息的障礙嗎?
在外媒眼中,中國目前的經濟形勢的確影響著美聯儲的決策。《華爾街日報》30日撰文稱,中國經濟放緩影響美聯儲加息,美聯儲的加息行動可能只剩下唯一一個障礙:中國。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目前美國通脹率遠未接近2%。受汽油價格下跌拖累,美聯儲網站發布的內部預測顯示,美聯儲經濟學家認為通脹只會緩慢上升,2020年核心價格水平升幅不到2%。
考慮到當前近乎零的利率水平,即使通脹只是緩慢上升,美聯儲也樂于逐步加息,但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可能擾亂這一進程。
《華爾街日報》認為,雖然中國市場在美國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不到10%,但中國對美國進口的高滲透率,意味著中國經濟的放緩可能會給美國消費品的價格帶來深遠的影響,使其進一步承壓。而且,中國對大宗商品及其他全球貿易商品需求的進一步疲軟可能會導致通脹進一步走低。因此,盡管對美國經濟可以保持持續增長勢頭或有信心,但美聯儲還要擔憂一旦經濟受挫,非常低的通脹水平可能演變成通貨緊縮。
這種顧慮可能會讓美聯儲按兵不動,即使不是這樣,美聯儲也一定會給加息周期設定一個比較寬松的時間表。
美聯儲未來加息對中國的影響從這幾方面看
民生證券研究院宏觀研究員朱振鑫、張瑜表示,美國就業正在逐步接近充分就業,允許美聯儲采取加息行動,但通脹維持低位或繼續使加息推遲。針對加息時點的關鍵措辭,美聯儲3月會議去掉“耐心”,4月、6月與本次會議皆再并無指引性變化,關鍵措辭的無更改,也并無再暗示,使得9月加息的可能性低于市場預期。以下是摘自民生證券的研究報告:
對貨幣政策的影響:貨幣政策的寬松基調不改變
外部加息使匯率承壓,內部豬周期使物價承壓,貨幣政策或受到一定掣肘;但考慮到下半年金融業放緩帶來的經濟下行壓力,貨幣政策的寬松基調不會改變,只不過力度和方式會有所調整。
對經濟的影響:總體偏負面
美聯儲加息對經濟的影響總體偏負面:
一方面,美聯儲加息伴隨著美元升值大周期,人民幣匯率彈性不足的情況下,實際有效匯率將跟隨美元升值,對出口產生不利影響。實際上這正是過去兩年發生的情況,2013年以來,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已經在美元升值的推動下大幅升值10%以上,在其他經濟體競相貶值的情況下對出口造成惡劣影響。
但另一方面,美聯儲加息一定是以美國經濟復蘇為基礎,這意味著外部經濟和市場需求好轉,對出口又是有利的,不過如前所述,由于目前美國的復蘇伴隨著糾正貿易失衡,所以中國從美國復蘇中獲得的好處在逐漸減弱,總體來看,美聯儲加息對經濟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對市場的影響:短期資本外流的邊際沖擊有限
短期來看,沒那么恐怖:加息節奏慢且預期幾乎price in;資本外流的邊際沖擊有限。不過長期來看,國內外利差收窄和美元升值大周期會引發資本回流發達市場,而這個過程中央行會陷入保增長還是保匯率的兩難,新興市場的匯率和資產價格將隨之承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