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股主要股指頻頻創出歷史新高,多家知名機構開始警示美股風險。美聯儲政策預期、美國經濟復蘇前景、明星科技股未來走勢等不確定性因素均可能擾動美股。
風險逐漸積聚
本周一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指數再創歷史新高。而在上周,標普500指數和納指也曾多次刷新歷史高位。然而,在美股屢創新高的背后,不少國內外的知名機構和專家都在頻頻發聲警示風險。
摩根士丹利在報告中指出,盡管在美聯儲最新的議息會議結束之后,對相關風險資產將出現大幅拋售的預期已經出現逆轉,但此次會議釋放出的不確定性并未緩解,美聯儲未來任何真正的或是被市場預料中的政策轉變都可能加劇市場的不確定性。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威爾森強調,該機構對于美股所謂的中期轉型策略,本質上正是在為即將到來的流動性緊縮未雨綢繆。預計美股后市可能出現波動,主要股指今年可能將遭遇10%到20%的調整。
華爾街知名投行Stifel預測,標普500指數今年下半年可能下跌11%。該行策略師班尼斯特表示,相對于消費必需品股、醫療保健股、公用事業股和房地產股等防御性股票而言,工業股、能源股、材料股、金融股、科技股和消費非必需品股等周期性股票將會下跌,而這將拖累標普500指數跌至3800點左右。
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王涵也表示,目前美股估值水平處于歷史高位。在目前高估值的環境下,美股下半年是具備一定風險的。
美聯儲政策是最大變數
業內專家認為,從當前情況看,美聯儲政策仍為美股的最大變數。換言之,如果美聯儲能夠較慢地收緊貨幣政策,并且使市場充分消化,則市場受到的負面影響將較小。但如果在經濟疲弱的背景下,美聯儲快速且無預警地收緊政策,美股等風險資產將出現大幅波動。
曾在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任職的保德信固定收益首席經濟學家Nathan Sheets表示,隨著美國經濟強勁復蘇、通脹上行,加之市場風險情緒整體向好,預計在8月召開的杰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會出現更多關于縮減資產購買規模的討論,縮減計劃或將于今年四季度啟動。美聯儲預計將在每次議息會議上公布縮減150億美元的資產購買規模,這意味著將資產購買規模減至零大約需要一年的時間。對于美股市場,Nathan Sheets較為樂觀地表示,市場已經消化了縮減資產購買規模的預期,并未出現明顯回調。
與之相對的是,瑞士百達財富管理投資主管及首席投資官César Pérez Ruiz則并沒有那么樂觀。該機構預期美聯儲將會在今年夏末開始推出有關縮減量化寬松計劃的措施。而美股投資者的擔憂將日益加劇,主要源于估值上升、供應短缺、通脹、貨幣寬松政策退出的預期、美國和全球稅收上升,以及市場中最具投機性的板塊出現大幅波動。
(張枕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