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消費者在云南省蒙自市一家超市選購商品。 新華社圖
6月CPI同比由降轉升 核心CPI創近14個月以來新高
◎記者 陳芳
國家統計局7月9日發布數據顯示,上半年,CPI比去年同期下降0.1%,PPI比去年同期下降2.8%。6月,CPI同比上漲0.1%,是連續下降4個月后首次轉升;環比下降0.1%,降幅收窄;PPI同比下降3.6%,環比下降0.4%。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分析稱,6月,CPI由降轉升主要受工業消費品價格有所回升影響。數據顯示,工業消費品價格同比降幅由5月的1.0%收窄至0.5%,對CPI同比的下拉影響比5月減少約0.18個百分點。
此外,受國際油價變動影響,國內油價上行,6月的能源價格環比由降轉升,同比降幅收窄,成為推升CPI的因素之一。數據顯示,能源價格同比降幅比5月收窄1.0個百分點,環比由5月下降1.7%轉為上漲0.1%。
6月,PPI同比降幅比5月擴大0.3個百分點。但隨著各項宏觀政策加力實施,部分行業供需關系有所改善,價格呈企穩回升態勢。例如,6月,集成電路封裝測試系列價格同比上漲3.1%,可穿戴智能設備制造價格同比上漲1.4%,微波通信設備價格同比上漲1.3%,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價格同比上漲1.1%。
6月,PPI環比下降0.4%,降幅與5月相同。董莉娟分析稱,影響PPI環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國內部分原材料制造業價格季節性下行。二是綠電增加帶動能源價格下降。三是一些出口占比較高的行業價格承壓。
6月,扣除能源和食品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7%,漲幅比5月擴大0.1個百分點,創近14個月以來新高。
“核心CPI更能反映物價變化趨勢。核心CPI漲幅擴大,反映出國內需求擴大對價格的拉動作用逐步增強。”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此前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對于當前總體物價形勢,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溫彬分析稱,在輸入性因素的支撐下,6月CPI邊際有所改善,但PPI持續承壓,整體物價低位運行態勢不改,顯示國內有效需求有待進一步提振。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也認為,上半年核心CPI累計同比漲幅為0.4%,處于偏低水平,表明當前國內物價水平穩中偏弱,其中消費需求不足是主要原因。這為下半年貨幣、財政政策持續加力促消費、擴投資,有力對沖外部波動提供了充分的政策空間。
展望下一階段,受訪專家認為,CPI有望改善,呈現低位溫和回升態勢。一系列增量政策與存量政策協同顯效,特別是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政策逐步落地,將推動供需結構持續改善,會對相關行業價格起到支撐作用;服務消費潛力持續顯現,將有助于餐飲住宿、家政服務、養老托育、文化旅游、健康服務等領域價格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