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寬帶林草”建設的通知》。《通知》提出,到2027年底,林場(所)駐地通4G/5G網絡比例達到90%,人口聚居區、重點防火瞭望塔等重要點位4G/5G網絡覆蓋水平明顯提升,國家級自然保護地等范圍內的關鍵點位基本實現寬帶網絡覆蓋,穿越林區和草原的國道和重點省道沿線按需實現4G/5G網絡覆蓋。
加快先進網絡信息技術部署應用
《通知》表示,要扎實推進林區和草原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先進網絡和信息技術部署和應用,有力支撐林區和草原生態保護、火災防控、經濟轉型,助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通知》聚焦四方面部署了9項任務。一是深化重要點位網絡覆蓋。深化人口聚居區網絡覆蓋,加快向5G和千兆光網升級。深化林草防火點位網絡覆蓋,按需擴展移動寬帶網絡、移動物聯網等覆蓋范圍。二是加強重點區域網絡建設。加強生產經營區域、自然保護地網絡建設,提升重要點位網絡接入能力,支撐加快數字化管理運營。三是優化網絡建設施工環境。優化林區通信基礎設施審批流程,進一步做好林區和草原通信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要素保障工作,協調減免設計、評估等各類相關費用。四是提升網絡維護和使用水平。加強通信基礎設施運行維護,及時發現并處理故障隱患。鼓勵為林區森林防火預警監測系統等信息化項目提供網絡和算力等支持。
《通知》提及多種通信傳輸方式。例如,在加強自然保護地網絡建設過程中,要結合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自然公園等各類自然保護地,以及世界自然遺產(自然與文化雙遺產)、世界地質公園等用網需求和保障條件,合理選擇光纖、微波、衛星等傳輸方式,積極優化移動和固定網絡覆蓋,提升重要點位網絡接入能力,支撐加快數字化管理運營。
已建成5G基站459.8萬個
《通知》提出多項保障措施,例如,基礎電信企業集團公司要保障“寬帶林草”建設項目資金投入,在相關績效考核中,統籌考慮各地公司“寬帶林草”推進落實情況。鼓勵地方政府給予資金等各類政策支持“寬帶林草”建設項目。林區經營單位將林區和草原建筑物、防火瞭望塔和微波鐵塔等各類資源向通信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免費開放,并保障通信設施平等進入。鐵塔、桿路等通信基礎設施應向林業相關單位積極開放,支持加強森林防火、野生動植物保護、有害生物預防等監控檢測感知設備建設。支持林區優先開展異網漫游,進一步推動網絡開放共享、減少重復建設。
我國信息通信產業近年來發展成就卓著,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產業基礎進一步夯實,應用場景進一步深化。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副司長孫姬日前介紹,截至今年7月底,我國已建成5G基站459.8萬個,千兆網絡能力端口超過3053萬個,實現“縣縣通千兆、鄉鄉通5G”。
孫姬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堅持適度超前、建用結合,系統布局、協調發展,不斷推動新型信息基礎設施體系演進升級,主要表現為四個“升級”:向覆蓋完善、性能領先升級,向算網融合、高效敏捷升級,向資源共享、綠色節能升級,向城鄉一體、內外暢聯升級。
信息通信業研發投入大、技術先進、創新活躍、輻射帶動作用強,是支撐賦能新型工業化、推動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的關鍵力量。孫姬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持續統籌推進“建、用、研”,進一步鞏固提升信息通信業競爭優勢和領先地位。一是抓好網絡建設與升級,持續提升5G和千兆光網覆蓋廣度深度,加速推進5G-A、萬兆光網試點部署,深入實施電信普遍服務和“寬帶邊疆”建設,持續開展“信號升格”專項行動,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體系。二是抓好應用落地與推廣,深入實施5G規模化應用“揚帆”行動升級方案、“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升級版和標識“貫通”三年行動,推動信息通信業與人工智能協同賦能。三是抓好技術創新與攻關,加速推動5G-A產品體系與高品質網絡落地部署,加快推進6G技術研發,前瞻布局和培育面向6G的應用產業生態。
(楊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