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久久久久女教师免费一区-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國際觀察丨從慕尼黑車展看汽車產業技術轉型三大趨勢

業內專家認為,本屆展會凸顯了汽車產業技術轉型的三大趨勢:深度拓展的電動化、軟件定義為核心的數字化以及AI賦能的智能化。

國際觀察丨從慕尼黑車展看汽車產業技術轉型三大趨勢

來源:新華網    2025-09-12 14:40
來源: 新華網
2025-09-12 14:4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華社德國慕尼黑9月11日電 題:從慕尼黑車展看汽車產業技術轉型三大趨勢

新華社記者單瑋怡 康逸 車云龍

2025年德國國際汽車及智慧出行博覽會(簡稱:慕尼黑車展)于近期開幕。業內專家認為,本屆展會凸顯了汽車產業技術轉型的三大趨勢:深度拓展的電動化、軟件定義為核心的數字化以及AI賦能的智能化。這三大趨勢在展會現場的量產車型、概念車和試駕演示得到了體現。

電動化深度拓展

電動化已不再是“新興趨勢”,而是在技術和市場層面更深入發展。觀察人士認為,電池技術和替代動力系統作為未來汽車的核心備受重視,動力電池系統的安全性與可持續性問題在本屆展會也受到關注。

在本屆車展上,中國企業展現出強大的創新力與技術實力:比亞迪推出乘用車千伏兆瓦純電平臺,在充電速度上實現全球量產最大充電功率1兆瓦、最高峰值充電速度1秒2公里;寧德時代推出熱失控時不產生明火和煙霧的電池安全技術NP3.0和電池產品神行Pro,還能進一步實現車輛高壓不斷電,支持車輛安全駛離和應急避險;億緯鋰能重點展示具備標準化、零膨脹和高強度特性的大圓柱電池以及為每一顆電池賦予“數字身份證”的電池護照,構建電池的全鏈路溯源體系。

梅賽德斯-奔馳、寶馬和大眾等德國汽車制造商重點展示了新型電動車型。梅賽德斯-奔馳首發的新款純電GLC SUV搭載800伏電氣架構,最大功率達360千瓦,最高支持330千瓦直流快充;寶馬首度推出配備自研“能量智控系統”的iX3純電SUV,讓電池管理更智能、更安全;大眾汽車則推出ID.系列純電車型的新款。

此外,氫能與固態電池等替代動力系統也成為展會的重要話題。法國雷諾、克羅地亞超級跑車品牌里馬茨等企業推出氫燃料電池增程概念車與固態電池單元,展現了汽車產業在能源技術多樣化上的探索。

軟件定義數字化

數字化已成為整個出行生態系統的關鍵驅動力。德國專業汽車雜志《汽車周報》將今年展會的主旋律總結為“數字化、電動化”,軟件定義汽車則是重要技術焦點之一。

德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采埃孚集團在本屆展會上展示了軟件定義底盤與電動化出行技術以及自研的車輛運動控制軟件cubiX。采埃孚表示,線控轉向技術以可變的純軟件連接取代方向盤和車輪之間的機械傳動,確保了更精準的操控性、更高的穩定性與安全性,以及最優的響應速度,同時也為新型方向盤和駕駛艙設計創造了條件。

德國博世集團展出的產品組合包含高性能車載計算機、保障車輛電控單元高效數據通信的控制器局域網絡、可擴展和靈活適配的車輛基礎架構等,推動現代汽車數字化加速革新。

美國芯片制造商英偉達汽車業務副總裁阿里·卡尼表示,汽車正在從依賴馬力轉向依賴計算能力,從依賴機械系統轉向依賴軟件堆棧。英偉達展出的全棧式綜合安全系統整合了車輛架構、AI模型、芯片、軟件、工具和服務,以確保自動駕駛汽車從云端到車載的安全開發。

智能化全面發展

本屆慕尼黑車展展示的新技術還表明,汽車智能化邁向AI驅動與軟件賦能的新階段,智能駕駛正加速從技術概念走向全球規模化量產落地。觀察人士認為,中國企業正憑借研發能力和數據積累,成為汽車智能化領域不可忽視的力量。

小鵬汽車此次展出了涵蓋智能電動車、飛行汽車以及人形機器人的“科技全家桶”,全面展示其前沿科技布局。談及AI在汽車行業的應用時,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何小鵬認為,2026年將是AI汽車的臨界點,汽車將分為兩種車——有AI的車和無AI的車。

中國科技企業元戎啟行展示了最新一代輔助駕駛平臺DeepRoute IO 2.0及其自研的VLA模型。VLA模型具備思維鏈優勢、集成大規模知識庫和語義理解與泛化能力,能夠快速學習與適應不同國家的道路交通體系、語言環境和駕駛文化。

為了建立對新技術的信任,本屆展會還在慕尼黑A94高速公路上設立了L3級和L4級自動駕駛能力專屬測試區域,以真實路段測試展示車路協同的多種應用場景,包括施工現場警告、緊急車輛預警和交通擁堵管理等。

【責任編輯:曹靜】
中國日報網版權說明: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777聯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日報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
版權保護:本網登載的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多媒體資訊等)版權屬中國日報網(中報國際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獨家所有使用。 未經中國日報網事先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給中國日報網提意見: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