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久久久久女教师免费一区-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流入態勢強勁 外資對中國市場投資熱情持續升溫

業內人士分析,外資回流主要是因為中國在人工智能、機器人等前沿領域的領先優勢,以及近期穩經濟政策釋放的積極信號。科技成長、高股息資產和高端制造成為外資重點布局方向,北向資金通過ETF的參與度顯著提升。

流入態勢強勁 外資對中國市場投資熱情持續升溫

來源:新華網    2025-09-14 08:11
來源: 新華網
2025-09-14 08:1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華社北京9月13日電 《中國證券報》13日刊發文章《流入態勢強勁 外資對中國市場興趣提升》。文章稱,近期,外資對中國市場的配置熱情持續升溫,8月中國股票(在岸、離岸合計)實現自2024年9月以來最大規模的月度凈買入。與此前通過ADR(美國存托憑證)等離岸渠道不同,本輪外資流入更加直接,逐漸向在岸市場延伸。

業內人士分析,外資回流主要是因為中國在人工智能、機器人等前沿領域的領先優勢,以及近期穩經濟政策釋放的積極信號。科技成長、高股息資產和高端制造成為外資重點布局方向,北向資金通過ETF的參與度顯著提升。

(資料圖片。新華社發)

凈買入規模創階段新高

進入9月以來,A股市場震蕩上行,成交額維持高位。9月12日,A股三大指數收跌,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分別下跌0.12%、0.43%和1.09%;港股市場則出現反彈,恒生指數、恒生科技指數和恒生中國企業指數分別上漲1.16%、1.71%和1.13%。

外資作為增量資金的重要來源,近期流入規模創下階段新高。高盛Prime Services9月5日統計的數據顯示,8月,中國股票(在岸、離岸合計)實現自2024年9月以來最大規模的月度凈買入;高盛Prime賬戶對中國資產的總配置環比上升76個基點,至6.4%,創近兩年新高;凈配置則增加173個基點,升至8.6%。

亞洲投資者同樣表現積極。韓國證券存托結算院(KSD)數據顯示,截至8月末,今年以來韓國股民對中國股票(A股、港股合計)的交易額已達64.78億美元,持倉總額達到3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近五成。

同時,外資對中國市場的配置意愿仍在提升。近期,摩根士丹利在美國路演時發現,超過九成的受訪美國投資者明確表示將增加對中國市場的敞口,這一比例創下2021年初以來新高。

摩根士丹利中國策略師王瀅分析,美國投資者對中國市場興趣回升的原因包括以下幾點:一是中國在機器人、生物醫藥等領域的領先地位,使得全球資產配置難以回避中國市場;二是近來中國采取一系列措施穩定經濟,釋放出培育資本市場的信號;三是市場流動性狀況顯著改善,有望支撐更持久的漲勢;四是在全球資產投資組合中,投資者對除美國以外的資產配置需求也在上升。

瑞銀全球金融市場部中國主管房東明同樣觀察到外資的活躍趨勢。他表示,交易型資金的活躍度顯著上升,ETF和程序化交易規則的推出讓這類資金加快進入中國市場。而配置型和投資型資金雖然比較審慎,更多關注基本面和政策的延續性,但整體對中國市場的興趣在提升。

向在岸市場延伸

與此前不同的是,這輪外資流入的方式更加直接。王瀅在研報中表示,受交易時區限制,過去美國投資者往往通過ADR參與中國市場,但當前人工智能、半導體、人形機器人、新消費等熱點板塊的主要交易場所集中在A股和港股,推動美國投資者逐步向在岸市場延伸。

“雖然美國投資者在投資中國時的首選仍然是離岸市場,但是部分量化基金和宏觀基金表示,當他們沒有足夠時間或資源進行自下而上的個股選擇時,會通過A股ETF和指數期貨快速切入中國股票市場。”王瀅表示。

資金流向數據印證了這點。中華交易服務網站統計顯示,7月北向資金投資互聯互通機制下的ETF日均成交額達到32.82億元,環比增長近四成,外資參與度顯著提高。

從結構上看,科技板塊成為北向資金追捧的焦點,高股息的紅利主題和金融科技板塊也受到青睞。

配置呈現結構性特征

瑞銀數據顯示,上半年海外資金整體呈現凈流入態勢。截至6月末,境外投資者持有A股市值達到3.07萬億元;北向資金累計凈流入836億元。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稱,與南向資金的“全面開花”不同,北向資金在行業間分布差異明顯,信息技術與工業板塊成為主要流入方向,同時金融板塊也持續受到青睞。

銀河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楊超認為,外資在中國市場的配置邏輯正發生變化。一方面,行業偏好從防御轉向進攻,傳統消費讓位于科技成長、高端制造;另一方面,政策與估值成為驅動因素,在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的背景下,低估值的科技龍頭與分紅穩定的銀行股均受到關注。總體上,外資在A股的配置呈現結構性特征,集中在高成長科技、高股息資產和高端制造三大方向。自7月以來,科技、醫療與材料等板塊,尤其是AI產業鏈相關公司,因具備明確的技術進展與盈利預期,成為外資重點加倉對象。

楊超表示,從EPFR統計數據看,外資對港股市場的布局也有明顯的結構性偏好,集中在科技、金融及部分消費與制造領域,尤其是科技成長、醫療保健及生物技術方向,持股集中度較高。

富達國際近期在研報中表示,近期A股市場的上漲并非單一因素驅動,而是政策調整、流動性改善、經濟基本面增強等多重利好共同作用的結果。

展望未來,孟磊認為,隨著中國經濟逐步復蘇,企業盈利改善可期,部分企業的創新突破有助于支撐盈利兌現,市場基本面具備支撐。近期政策倡導的“反內卷”導向,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市場預期。

【責任編輯:程爾凡】
中國日報網版權說明: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777聯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日報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
版權保護:本網登載的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多媒體資訊等)版權屬中國日報網(中報國際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獨家所有使用。 未經中國日報網事先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給中國日報網提意見: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