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 北京9月5日電 (記者 夏賓)中新社 記者5日從德意志銀行集團(下稱“德銀”)獲悉,其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熊奕發表最新研究報告指出,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強,或預示著人民幣將開啟長期升值周期。
熊奕指出,隨著貿易緊張局勢改善,人民幣匯率或迎來趨勢性拐點。盡管美國對華關稅壁壘有所抬升,但中國出口表現依然強于預期,對非美地區出口的增長有效對沖了對美出口的下滑。伴隨市場對人民幣貶值預期的降溫,出口企業結匯意愿回升,而進口企業的外匯購回需求相應減弱。這一調整推動近幾個月貿易項下外匯凈流入規模穩步擴大。
熊奕稱,基于此,德銀研究判斷人民幣匯率有望逐步修復與貿易摩擦相關的貶值壓力。實際上,這一修復過程自7月起已初現端倪,但匯率回歸均衡水平仍尚待時日。中國股市的資金流動也有所改善,交易數據顯示自8月起北向資金流動規模已出現顯著回升。
德銀研究預計人民幣在年底前將會走強。由于出口的季節性特征及年末利潤回籠的需求旺盛,第四季度通常是出口商集中結匯的旺季。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若持續升值,可能觸發出口商加速結匯的正反饋。
此外,當前市場對美元對離岸人民幣的做空押注處于近來數月低位,這為人民幣匯率進一步走強預留了空間。通脹預期改善也是影響人民幣長期升值走勢的關鍵,一些積極跡象有望推動人民幣回歸長期升值趨勢。
基于上述分析,德銀研究預測,至2025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至7.0,到2026年底升值至6.7。【編輯:王琴】
(王琴)